在一篇偉大的樂章中,作曲者常先以主題開始,這主題是他後來在全曲中要加以發展的。這正是約翰在這本福音書裏所做的事。約翰福音第一章一至十八節是全本福音書的序言,但這段只有短短十八節的經文,卻將全本福音書的重要詞彙差不多都交代了:「
道」(1-3節)、「
生命」、「
光」(4節)、「
黑暗」(5節)、「
見證」(7節)、「
恩典」、「
真理」(14,16-17節)、「
世界」(10節)、「
住」、「
榮耀」(14節)。這些詞彙含括了許多真理,是我們必須留意的。日後當我們讀到與這些詞彙相關的經文時,會有更深入的探討,在今天的經文亮光中,我們只作概略性的介紹。
首先讓我們來看『生命』:「生命在他(道)裏頭」(4節),「道」(耶穌) 是一切生命的源頭,這裏的『生命』,不是指人原有的生命,而是指「神的生命」。對那些接受耶穌作救主的人(12節),也就是與這「道」相交的人 (參約翰一書1:1-3),祂的「生命」就進到他們裏頭,便有永遠的生命(永生)。你也許會問,我現在不是活得好好的,這難道不是生命嗎?不錯,你也許活得好好的,但你的生命不長久,它會死亡,嚴格來說,這不是『生命』,充其量只能說是『生存』罷了。真正永遠的生命,是神的生命,而這生命是存在「道」(耶穌) 裏頭的。
「這生命就是人的光..那光是真光,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」(4,9節)。神作工的原則,總是先有光 (參創世紀1:3);「道」作人的生命,也是先作「人的光」。「道」的生命一進到我們裏面,就成為「人的光」。祂在人裏面會給人方向,叫人認識屬神的道路。我們就在這一個『光』中,一面看見主耶穌是何等榮耀、尊貴、偉大、豐富;一面也看見自己是何等污穢、卑賤、渺小、貧窮。這就是生命的發光照亮。耶穌所帶來的光是引領的光。如果一個人沒有得著這光,他就行在黑暗中,不知道自己往何處去;人若接受這光而且相信它,他就不再在黑暗裏走 (參約翰福音12:36,46)。 耶穌進入人的生命之時,就好比那本來黑暗的道路有了照明的亮光。若沒有耶穌,我們就像一些在陌生的路上暗中摸索的人。有了祂,道路就明顯了。
「光照在黑暗裏,黑暗卻不接受光」(5節) 本節經文可說是約翰福音的提綱挈領。世上有黑暗就像有光明一樣真實。「黑暗」是指反對耶穌基督的權勢,並在其權勢之下的人和體制。本書後面的發展,都在說明「光」(耶穌基督)與「黑暗」(世界的王) 之間的鬥爭。第十和十一節又說:「他在世界,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,世界卻不認識他。他到自己的地方來,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。」在這裏,約翰福音點出了一個存在的事實,就是儘管真光已來到人間,但世人卻不能接受它 (在約翰福音中,「世界」或「世人」特指不信主的人)。自古以來,「光」與「黑暗」的對立在人類歷史上不斷地重演,而因著耶穌基督這真理的本身,道成了肉身(14節)親自來到人間,將這場衝突與對立推到了最高潮。直到今天,這「光」與「黑暗」的鬥爭仍舊不斷地在上演。約翰福音所記錄的景象,跨越時空,正所謂「古戲今演」,令人嘆為觀止。
「 有一個人,是從神那裏差來的,名叫約翰。這人來,為要作見證,就是為光作見證,叫眾人因他可以信。他不是那光,乃是要為光作見證。」(6-8節) 約翰福音非常強調為「道」(耶穌) 所作的「見證」,它列出對耶穌基督至高的地位的多次見證,共八個之多。這裏提到施洗約翰的見證;往後我們還會看到有天父上帝的見證(約翰福音5:37,8:18)、有耶穌自己的見證(約翰福音8:14,18)、有耶穌的工作為見證(約翰福音5:36,10:25,14:11)、有聖經為耶穌作的見證(約翰福音5:39,46)、有耶穌接觸過的人所作的見證(約翰福音4:39,12:17)、有門徒的見證,特別是福音書作者自己的見證(約翰福音15:27,21:24)、還有聖靈的見證(約翰福音15:26)。
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」(14節),這節經文,正是約翰福音的主題。他思想過,也講過了神的道。那有能力的「道」,是創造的代行者,祂使宇宙有秩序,使人類有心思。現在約翰又說了最驚人,令人不敢置信的話,他說:「這創造世界的道,這控制世界秩序的智慧,已經變成一個人,我們親眼見過他」。『道』——這位天地萬物的創造主——竟然變成人的樣子,進入我們的生活,與我們同住;永恒竟在時間中出現,創造主竟在被造物之中可以為人眼所見,這簡直是一件破天荒的新事。「神取了人的樣式」這個觀念是這樣前所未聞而引人驚愕,以致有許多人都不能相信。
有時我們太熱衷於強調耶穌全然是神,以致我們忽略了他也全然是人的這個事實。道成肉身,或許在新約其他部分沒有能夠像這節經文一樣,更清楚地讓我們見到耶穌的全然人性得到如此榮耀的宣示。在耶穌裏,我們看見神的道,神的智慧,取了人性;在耶穌裏,我們看見如果神是人祂會怎樣地生活。假如我們完全不說耶穌是什麼,我們仍然可以說,他向我們顯示了神要我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。
「道成了肉身,住在我們中間,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。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,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」(14節),這可能是新約中最重要的一節經文,所以我們應當多花時間默想,使我們能進入它的豐富中。在這節經文中,另有三個重要的鑰詞。第一個詞語是『恩典』。「恩典」意味著我們完全不配得的東西,那是我們自己永遠不能賺取,不能成就的。神來到世間為人而生,為人而死,這是人所不配有的,而是神願意白白給我們的。「恩典」以「愛」的方式展現,特別表明在主耶穌捨身流血被釘十字架的行動中。「恩典」這個詞語一方面強調人的完全無助與貧乏,另一方面,同時強調神的無限仁慈。
第二個詞語是『真理』。『真理』是真相、實際,誠實之意,指並非虛無飄緲,而是具體又實在的一種認識,特別顯明在祂的話語裡,萬事萬物一切的真相都存在耶穌裏面。第三個詞語是『榮耀』。 耶穌所彰顯的榮耀是神的榮耀,『神的榮耀』是什麼?那是祂自己,也是祂的本質、尊貴、光輝、能力的彰顯以及祂臨在的氛圍;神的榮耀是他美善以及一切真實、永恆的本質的表達。宇宙存在的最終目的是顯明神的榮耀,這是所有一切存在(包括你和我)的緣由。沒有神的榮耀,一切都歸於無有。我們從耶穌身上最能看見神的榮耀,因耶穌來到世間,我們不需要再摸索揣測神是誰。耶穌顯明了神的本質,使人看得清清楚楚。
神透過摩西把律法傳給以色列人,是律法時代的開始。但主耶穌終結了律法時代,引入恩典的新時代 (17節)。「愛」與「恩典」則是新時代的特徵。約翰說沒有人見過神,如出埃及記卅三20所說:「(耶和華)又說、你不能看見我的面、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。」但「道成肉身」的耶穌住在人中間,神在耶穌基督裡向人完全顯明祂自己。「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,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」(18節),「獨生子」是指獨一無二的,與父神有著最親密的關係,也是唯一能夠將神帶給人,又將人帶給神的那一位!
神子耶穌有完全的神性,但祂「道成了肉身」進入人類的歷史裡面,故祂也有完全的人性,只有這樣祂才可以做神和人之間的中保和全人類的救主(提摩太前書2:5-6)。從前人提到神時,只能在想像中,在思維裏,與祈禱中,去感受神的臨在;如今這位真神卻直接進入了人的世界,與人一同生活,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,是一個創世以來空前未有的大神蹟。人想了解這奧秘,只能憑信心接受(12節),才可能進入基督救贖的大愛中。
在耶穌基督裏面,那遙遠的,不可知、不可見、不可及的神——創造的主宰——來到人中間,神對我們不再是個陌生者。親愛的弟兄姊妹,從現在開始,就讓我們同走這一趟屬靈旅程,去深入認識那位創造我們、卻又深愛我們的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