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論跟從祂的代價(福音書合參) | |
---|---|
馬太福音8:18 耶穌見許多人圍著他,就吩咐渡到那邊去。 19 有一個文士來,對他說:夫子,你無論往那裡去,我要跟從你。 20 耶穌說: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。 | 路加福音9:57 他們走路的時候,有一人對耶穌說:你無論往那裡去,我要跟從你。 58 耶穌說:「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。 」 |
跟隨耶穌的人群中,有的人確實是誠心誠意來跟祂的,但有些人則抱著不單純的動機。那麼耶穌究竟如何來分辨那些決心要跟隨祂的人呢?福音書的作者路加在第九章的最後一段經文,記錄當時追隨耶穌的人中,有三種不同的心態。第一種心態的人是主動來到耶穌的面前對他說:「你無論往哪裏去,我要跟從你。」(57節) 根據馬太福音八19的平行記載,這個人還不是普通人,他是一個文士,一個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人。當這個人向耶穌如此表白追隨的意願時,或許是因為耶穌不同凡響的教導,也或許是因為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打動他的心,使他以極大的熱情來說出這樣的話。但是,耶穌很坦白的對他說:「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。」(58節)
或許這個想要跟隨耶穌的人,他的熱情不是虛假的,可是耶穌提醒祂的追隨者要小心如此感情用事的決定。換句話說,耶穌挑戰這個想要跟隨祂作門徒的人好好地想一想,是否有決心與祂同樣過一種無法安穩地休息、四處流浪、沒有保障的生活?因為跟隨耶穌所走的道路,不是一種平坦容易的生活,反而是一條「苦路」。想要成為門徒的人,事先在心裡上要有這樣的準備,不再有世俗搭起的城堡可棲身,反而隨時要付出代價,如同耶穌背負十字架為眾人受苦的決心。 一般的世俗觀念就是越多的人群越好,只要誰能夠掌握群眾,誰就有影響力;主耶穌卻反其道而行;反而勸那些宣稱要跟隨他的人,好好去思想「跟隨祂的代價」。這個主題在過去一個月的經文中頻繁地出現,因為十字架的道路已經公開,不再隱藏,這是跟隨耶穌的門徒們該下個決定的時候了。(關於「門徒」與「信徒」的分別,請參閱6/28經文亮光) 耶穌說這句話時的語氣為何?是個耐人尋味的話題, 但一定帶著一種「決心」——沒有一件事能困住祂,或攔阻祂走向十字架!那是祂「定意」(9:51,參昨日經文) 要走的路,也是祂為何挑戰這文士的原因。十字架既是主耶穌最後「枕頭的地方」,也是門徒們跟隨主之道路的盡頭之點。主耶穌之所以一開始就要讓那個人清楚明白這一點,是因為「說易行難」,一個人可以像「文士」一樣,在理論上把十字架的道理講得頭頭是道,可是真正行走在這條路上時,一遇到困難打擊便輕易半途而廢。願主耶穌的話提醒我們,當初祂為了我們,「決心」走向十字架的道路,今天我們也能回應祂的愛,「決心」跟從祂到底!
親愛的主,求祢使我看清,世上的功名利祿、榮華富貴,不過是鏡花水月,不能持久,幫助我持守那有真正永恒價值的事物。奉耶穌基督的名,阿們!
|
親愛的弟兄姊妹,《跟隨耶穌》今日靈修的網址已改為:http://www.letsfollowjesus.org/daily/today.php,請更新您的瀏覽器書籤。且從現在起,所有頁面均可用簡體中文觀看,請在各頁面右上角選擇『簡體』便可。
此外,每日靈修的頁面新增"頁面配置"的功能,可讓個人按靈修讀經時的需要,隨時將網頁內容調整為適合自己使用的樣式。為了您的方便起見,以下列出一些常用的頁面配置以供選擇,請選擇後按"確認"鍵。但您若想稍候才作決定,則請按"取消"鍵。
『頁面配置』常用選項:
我要閱讀《跟隨耶穌》靈修讀經網的全部內容 (即原本的頁面,亦可作研經查經之用)
我要使用《跟隨耶穌》靈修讀經網作為每日讀經之用 (適合初信徒或慕道友使用)
我要使用《跟隨耶穌》靈修讀經網作為靈修默想之用 (適合願意以神的話來靈修默想者使用)
請注意:無論現在您作了什麼選擇都沒有關係,因為您可以隨時從每日靈修網頁右上方的『預設頁面配置』處重新作選擇;您也可以自行調整頁面內容後儲存為個人化配置,詳情請見頁面配置使用說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