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 猶大(不是加略人猶大)問耶穌說:「主啊,為甚麼要向我們顯現,不向世人顯現呢?」 23 耶穌回答說:「人若愛我,就必遵守我的道;我父也必愛他,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,與他同住。 24 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。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,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。
25 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,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。26 但保惠師,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,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,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。
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,這人就是愛我的;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,我也要愛他,並且要向他顯現。」
22 猶大(不是加略人猶大)問耶穌說:「主啊,為甚麼要向我們顯現,不向世人顯現呢?」 23 耶穌回答說:「人若愛我,就必遵守我的道;我父也必愛他,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,與他同住。 24 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。你們所聽見的道不是我的,乃是差我來之父的道。 25 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,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。26 但保惠師,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,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,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。
這是一段很有趣味的對話,如果你仔細的看的話,你會發現耶穌的回答,與猶大的問話,風馬牛不相干。猶大是問:「主啊!為甚麼要向我們顯現,不向世人顯現呢?」(22節),而耶穌的回答卻是:「人若愛我,就必遵守我的道。我父也必愛他,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,與他同住」(23節)。乍看之下,好像耶穌並沒有在聽猶大的問題,祂只是在說祂想要說的話。為什麼?
讓我們回想那時的情形,宴席之間流露著濃濃的離愁,耶穌的話使門徒們感到不解,他們在這時必然開始感到不祥的預兆,甚至現在已預見擺在前面的悲劇。猶大的問題反映了門徒仍然以為耶穌會推翻羅馬人的統治,建立地上的王國,所以不明白祂為什麼不顯現給整個世界看,告訴所有人,自己就是彌賽亞?他們不能領會耶穌至今為止對他們所說的話,是指著祂復活後的顯現說的,因為祂活著,門徒便能夠見到祂;同時門徒也一定還活著,因此能夠見到祂。當時門徒都很困惑,對所可能面臨的悲劇感到心中苦悶;但有一天他們的眼睛將要被開啟,心竅開通,心志又重新點燃,便能真正看見祂——這正是耶穌復活之後他們所將要經歷的。 耶穌這回答的意思乃是:猶大,你問我,為甚麼我不顯給世人看?我並沒有不顯給世人看,但我只顯給所有同你一樣愛我的人看,不僅如此,我父與我還要來與所有愛我的人同住。這就是耶穌給我們的三重應許:「同在」、「顯現」和「同住」,但每個應許都有一個重要的前提——『愛』。神與我們同在、向我們顯現、來和我們同住的前提是我們要愛祂、遵守祂的話。從十五至廿四節,經文中「愛」字出現了八次,在每次講到「愛」的時候,都跟著「遵守我的話(命令)」,比如說:「人若愛我,就必遵守我的道.....不愛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...」(23-24節)。為什麼「愛」要和「遵守耶穌的話」連在一起呢? 我們要注意耶穌的話,耶穌並不是說:「如果你遵行我的命令,就可以證明你愛我。」相反地,祂是說:「如果你愛我,就會(自動地)遵行我的命令。」這兩句話大有不同。第一句是用順服來「證明」你愛耶穌,第二句則說順服是愛的副產品:如果你愛耶穌,自然就會順服。你和耶穌的關係應該建立在一件事上——『愛』;而不是義務或責任。耶穌並不要我們「證明」什麼。因為,如果你真的愛耶穌,就自然而然地會照祂的命令做事;如果不遵守祂的命令,自然表示你並不愛祂。這就好比一位男子為女朋友冒雨辦事,全身濕透也在所不惜,反而很高興;有愛就不以為苦,沒有愛的話,一點小事情也是苦差。 那麼,為什麼要愛神才能嘗到神所應許的呢?是不是神「小氣」,好像要逼迫人愛祂呢?如果我們仔細讀這段經文(23節),就會領悟到這不是交換條件。耶穌乃是指出:你愛神的時候,才會渴望祂的顯現和同在;如果你不愛神,就算祂與你同在,你也一定不會享受珍惜的。一般人往往不知道也不相信,神想要和我們同在,遠比我們想與祂同在更迫切。何以見得?天父差遣祂的親生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,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目的就是要洗淨我們的罪,使我們可以永遠和祂在一起。神是多麼渴望和我們在一起,讓我們經歷祂。問題是在於我們這些有罪的人,願不願意接受祂,愛祂,並為祂所愛? 門徒對耶穌的話似懂非懂,對天父和耶穌的愛也是模糊不清,此刻縈繞在他們心中的,只是老師為什麼要離開?為什麼我們不能跟去?祂要到那兒去?如果祂要做王,為什麼不向世人顯現?等等眼前可見的事實。耶穌完全明白他們心裏所想的,祂已預告了答案:「我還與你們同住的時候,已將這些話對你們說了。但保惠師,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來的聖靈,他要將『一切的事』指教你們,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『一切話』」(25-26節)。這些事都是以後才會成就的。門徒雖然此刻不能體會耶穌的話,但耶穌又再次應許門徒,聖靈會提醒他們有關祂的教導。耶穌給門徒聖靈的應許是一個很大的安慰和祝福。耶穌的離開並不表示他過去的教導都會被門徒忘得一乾二淨,也不表示門徒永遠失去了一位卓越的老師。聖靈將代替耶穌的地位,祂要將『一切的事』指教他們,也要叫他們想起耶穌所說的『一切話』。在聖靈的開導下,他們終必明白天父和耶穌對他們的愛。 「他(聖靈)要將『一切的事』指教你們,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『一切話』」(26節),這個應許也說明了新約聖經的可靠性。有些不信的懷疑派總愛譏笑基督徒,說:四福音中最早寫成的馬可福音,也要主後五十多年左右才完成,那時已距離耶穌赴難廿年了;而最晚的約翰福音,則寫於主後九十年左右,更是遠隔六十年之久。物換星移,滄海桑田,福音書的作者怎麼可能隔了那麼久的時間後,還能將耶穌跟他們的對話、禱告詞等言語行為的細節完整記錄下來呢?但耶穌早已在此說明,門徒親眼目睹耶穌的生平、親耳聽聞耶穌的教導後,聖靈會幫助他們既能牢記這些教導,又不會失去各人獨特的體會。在聖靈的默示 (inspire) 下,門徒們將耶穌的言行教導記錄下來,又有什麼稀奇呢?因此根據耶穌的話,我們可以確信,在聖靈的帶領下,福音書準確地記錄了耶穌的言行 (哥林多前書2:10-14)。 從昨天的經文,我們學到了一個非常寶貴的功課:當耶穌離開門徒後,聖靈要來做門徒的保惠師。耶穌來是把天父上帝從外面表明出來,聖靈來則是把主耶穌和天父上帝從裡面表明出來。對基督徒來說,主耶穌是不能看見的天父上帝的真像,聖靈則是不能看見的耶穌基督的真像。若把我們與門徒相比,誰是更有福氣呢? 從今天的經文,我們更學到聖靈同樣會提醒我們耶穌的話,並幫助我們真正明白耶穌的話。聖靈把耶穌的話裏那濃濃的愛意向我們打開,這位尊貴的造物主是多麼地在乎我們,多麼地愛我們,祂巴不得每一個祂所造的人都愛祂,祂渴望與我們同在,直到永遠。祂要我們知道,祂不是遠在天邊的神。祂要與我們同住,活在我們生命裡,生死不相離——這是神的應許和盼望。 親愛的弟兄姊妹,你有這個把握嗎?你願意用你的愛來支取神的應許嗎?讓我們邀請耶穌住在我們心裡,跟祂說:主啊,我願意愛你,我願意遵守你的命令,求你住在我心裡,生死不相離。阿們!
|
親愛的弟兄姊妹,《跟隨耶穌》今日靈修的網址已改為:http://www.letsfollowjesus.org/daily/today.php,請更新您的瀏覽器書籤。且從現在起,所有頁面均可用簡體中文觀看,請在各頁面右上角選擇『簡體』便可。
此外,每日靈修的頁面新增"頁面配置"的功能,可讓個人按靈修讀經時的需要,隨時將網頁內容調整為適合自己使用的樣式。為了您的方便起見,以下列出一些常用的頁面配置以供選擇,請選擇後按"確認"鍵。但您若想稍候才作決定,則請按"取消"鍵。
『頁面配置』常用選項:
我要閱讀《跟隨耶穌》靈修讀經網的全部內容 (即原本的頁面,亦可作研經查經之用)
我要使用《跟隨耶穌》靈修讀經網作為每日讀經之用 (適合初信徒或慕道友使用)
我要使用《跟隨耶穌》靈修讀經網作為靈修默想之用 (適合願意以神的話來靈修默想者使用)
請注意:無論現在您作了什麼選擇都沒有關係,因為您可以隨時從每日靈修網頁右上方的『預設頁面配置』處重新作選擇;您也可以自行調整頁面內容後儲存為個人化配置,詳情請見頁面配置使用說明。